宋志菁、何來珍委員:
您在縣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將民營醫療機構納入我縣120急救體系的建議》已轉衛健局辦理。我局高度重視,對此我們認真研究后,現答復如下:
目前,縣財政每年每年劃撥300萬元到急救分中心(站點)和新站點的建設經費等,全縣共有1個急救分鐘和7個急救站點,配置救護車16輛,負壓救護車5輛,車上統一配備心肺復蘇儀、樓梯擔架、呼吸機、除顫監護儀等設備,并設置統一標識,基本實現縣域急救能力的全覆蓋。2022年,縣財政額外投入200余萬元對急救系統的升級改造,實施統一電子病例,統一業務數據統一標準、統一質控標準、實行分級管理。開通用戶的個人信息和手機定位的地理位置同時上傳至120調度中心,縣急救分中心可實時查看全縣域院前急救任務級救護車車載視頻等相關信息,實現全過程可視化質量監管。
由于從事急救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不足、急救能力發展不平衡等原因,急救服務能力供給還不能完全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需加強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組織保障。爭取財政提高對急救中心的補助,重點配置負壓救護車,加強配備心肺復蘇儀、樓梯擔架、呼吸機、除顫監護儀等設備,并設置統一標識。研究制定院前醫療急救體系一體化管理的辦法,完善急救分中心和站點的建設與管理體制,統一管理考核,不斷提升全縣急救水平和服務效率。
二是加強業務培訓。組織醫務人員開展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及操作培訓,對公眾宣傳急救知識和培訓,認真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搶救工作流程,嚴防差錯、醫患糾紛等醫療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內急救搶救過程每個環節都能做到無縫銜接,有力地保障轄區人民的生命安全。
三是完善急救網絡。“十四五”期間,我縣規劃建設王阜鄉衛生院急救站點,同時探索民營醫療機構納入急救網絡,拓寬輻射范圍,提高急救工作的供給能力,確保每名急診病人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最后,感謝您對衛生健康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分管領導:方志斌
承辦人: 鄭文華